10月27日下午,花莲光复乡大华活动中心里的“堰塞湖受灾区重建特别条例座谈会”,原本该是灾民和官员坐下来商量“怎么回家”的场合,结果却闹得桌椅歪斜——无党籍议长张峻攥着拳头冲进来,一脚踹在会议桌上,茶水溅了傅崐萁一身:“傅崐萁!你开这个会,为什么不通知灾民?”傅崐萁也急红了眼,拍着桌子回怼:“黑道!现行犯!警察呢?把他抓起来!”现场工作人员和警察赶紧扑上去拉人,才算没让矛盾变成肢体冲突。
这场“摔桌子”的闹剧,根源早埋在会场外。会议开始前半小时,二十多个灾民就围在活动中心门口——他们说根本没人通知有这个会,是路过时看见横幅才凑过来的,结果保安拦着不让进,说“只有受邀的县府人员、乡民代表能进”。“我家房子裂了三条缝,现在还住在临时帐篷里!”62岁的陈阿姨抹着眼泪,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“房屋受损证明”,“我就想问问,什么时候能修房子?”
等张峻带着灾民冲进去,现场瞬间炸开了锅。“我们不是来闹的!”一个穿迷彩服的大哥抢过麦克风,声音里带着哭腔,“堰塞湖的水还在往村里渗,‘超级堤防’拖了半年没动工,赔偿款也没影子——我们的命,就这么不值钱?”这些话像一盆冷水,浇得原本还在互怼的张峻和傅崐萁都哑了火——座谈会的主题是“重建”,可最该发言的灾民,却被挡在了“门外面”。
其实,张峻的“冲会场”也不全是“为灾民出头”。他原本是国民党党员,因违纪被开除后转成无党籍,却和走得极近,今年傅崐萁被罢免时,他还公开帮绿营站台。有人偷偷议论:“他这是借灾民的事踩傅崐萁呢。”但也有在场的乡民说:“就算动机不纯,没通知灾民这事,确实该骂——我们的家,凭什么不让我们说话?”
散会时,太阳已经落到山后面,几个灾民还坐在活动中心门口的台阶上,手里攥着写着“请给我们一个家”的纸牌。风把纸牌吹得哗哗响,却吹不散他们眼里的迷茫——不管是议长的“踹桌”,还是民代的“骂街”,都是政治场上的“热闹”;他们要的,从来只是能早点搬回自己家,能睡个踏实觉的“实在”。
说到底,重建不是“开个会”就能解决的事,更不是“骂两句”就能推进的活。那些被挡在门外的灾民、那些裂着缝的房子、那些没到位的赔偿款,才是最该放在“会议桌”中央的议题——毕竟,家园不是靠吵架建起来的,是靠把灾民的需求“真正当回事”,一步步拼出来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