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礼上的证婚人常是长辈或领导,但陕西榆林这场婚礼的证婚人一上台,在场所有人先笑了,接着又红了眼——是新人的高中数学班主任王老师。

新人小徐和小杨是高中同班同学,当年坐前后桌。王老师是出了名的“数学界段子手”,讲函数时说“感情像递增函数,方向对了就别怕慢”,讲概率时逗大家“早恋的成功率?得看你们是不是把恋爱变成‘学习buff’”。没想到这句话,真成了两人的爱情剧本——高中三年,他们偷偷把“好感”藏在错题本里:小徐帮小杨补数学,小杨给小徐带早餐,连王老师布置的“人生应用题”,两人都偷偷写了同一份答案:“想和对方一起考去西安。”

当天王老师拿着话筒一开口,全场瞬间炸了:“今天我得先认个‘失职’——当年我天天查‘早恋’,这俩孩子把恋爱谈成‘学习互助小组’,我居然没发现!”台下的老同学跟着起哄,有人喊“王老师,你当年还找我谈过话呢!”王老师笑着摆手,话锋一转:“但今天我更想夸夸他们——10年前我教他们‘方程要找对解’,10年后他们用行动告诉我,最好的解,是和对的人一起把日子过成甜的。”

话音刚落,小徐拿出当年的错题本,翻到最后一页——上面写着王老师当年的批语:“函数的终点是无限远,但你们的终点,要自己走下去。”全场掌声雷动,有阿姨抹着眼泪说“这比任何浪漫誓词都动人”,有老同学拍着桌子喊“王老师,你当年的‘人生课’没白讲!”

其实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华丽的仪式,而是那些“一起走过的痕迹”:是高中教室的前后桌,是错题本上的互画小太阳,是老师当年随口说的一句话,成了爱情里最暖的注脚。就像王老师最后说的:“我见证过他们的青春,现在又见证他们的婚礼——这不是‘失职’,是我当老师最幸运的‘意外’。”

这场婚礼没有昂贵的布置,却藏着最珍贵的“时间礼物”——有人陪你从校服到婚纱,还有人,从青春开始就为你留着最暖的祝福。

新人结婚邀请高中班主任当证婚人